
【韓國·自助旅行】行前準備
除了日本,韓國也是丸媽和眾姊妹都喜歡的地方
韓劇、KPOP之前在風靡的時候我們也都是有跟著瘋過的
看看我的簡易版的韓國自助旅行的必備注意事項
🌟這篇主要跟大家分享丸媽在韓國各式各樣「行前準備的心得」
🌟詳細如何操作,看完丸媽的心得後可能需要再去做功課😆
🌟丸媽會很誠實地說出使用心得的
疫情後腦袋空空的我跟著我哥去了一次釜山看棒球
2025年9月小孩開學後我就跟著堂妹1號2號到了釜山玩樂
這次沒有靠堂哥只能自立自強了,介紹一些行前要準備的東西
這絕對是懶人版的大家請放心,因為我們功課都隨便做隨便玩
蹭我哥去韓國旅遊的故事在這⬇️⬇️
➡️【韓國.釜山】【東方宇逸貴賓室.釜山螞蟻家辣炒章魚.海雲台飯店公寓】地方媽媽放風遊記·玩了一整天還在機場‧Day1
天氣
天氣這種是很主觀的感覺,以下是我很簡單的以我的感覺跟大家分享
出發前些天還是要隨時關注當地的天氣唷
✍️韓國是很乾燥的國家,所以「保濕」就需要做足準備唷
✍️還有一個小撇部唷!韓國乾燥所以他們的各式保養品、彩妝我覺得相對保濕程度是較高的,在購買這些東西時要注意回台灣以後適用嗎
(多年前韓國剛出「氣墊粉餅」的時候,有機會在台灣的韓式美妝店適用一下,喔~夭壽保濕,應該說對我來說太油了,沒多久剛好去韓國玩,我就沒有在那失心瘋的拿下「氣墊粉餅」)
(純屬個人經驗分享唷)
夏天
夏天要在韓國戶外闖蕩也是需要各式各樣的防曬道具的
夏天走在韓國的路上總是三不五時的還會有「熱浪警報」
韓國的熱不是像台灣那種很悶的那種,但是在戶外還是依自己平常防曬的道具請出來保護自己比較好

🔼許丸去年夏天去韓國的模樣,看看他的瀏海就知道熱

🔼這是去韓國每天都會收到「熱浪警報」的簡訊
冬天
韓國的冬天其實跟日本一樣,進到室內都有暖氣
所以冬天到韓國和日本要「玉米式的穿法」,就是外套需要很強大為你遮風擋雪的,裡面的衣服簡單就好
進到室內外套脫掉就好了,「洋蔥式的穿法」要穿脫很多件,只會忙死自己
✍️不過老實說吼,在台灣真的不需要一件「為你遮風擋雪的外套」,所以對於冬天要去韓國或日本我都好困擾的說😆

🔼這是2024年3月許丸要去大阪前,在桃園機場的洋蔥式穿法

🔼在日本的時候許丸跟Mason外出靠厚外套(其實裡面的衣服也沒有很薄啦😆)
可以看看一家三口蹭我堂哥出國的故事➡️【國外旅遊.日本.京都.大阪.環球】日本京都大阪,帶著小孩玩個六天,日走萬步的旅行
入境卡
現在很多國家都開始使用電子入境卡了,不像以前需要帶著筆上飛機,然後需要截圖自己住哪間飯店、手忙腳亂還要幫老人小孩填
韓國現在也是有電子入境卡了,未來可能也會取消紙本的,所以現在開始習慣電子入境卡
韓國填寫的時候可以一起登記9個人,這樣帶著老人小孩的都一起寫進來
不要排斥電子入境卡
網路上查的資料有看到韓國未來也會統一改成電子入境卡
日本其實也有電子入境卡了唷!
馬來西亞就強迫一定要用電子入境卡唷
➡️【國外旅遊.馬來西亞.沙巴.亞庇】.【行前介紹.住宿】2024年家族旅遊順便參加海外婚禮
2024年我們家族旅遊去了馬來西亞,就被強迫一定要填寫電子入境卡,裡面的故事也有寫沒有填的下場唷😆
出發前先填好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優點,真的省下你那些只想靠你的懶人旅伴或是不識字的孩子們
韓國實際電子入境的狀況
電子入境教學的部分這裡就請各位看官另外去查查,來分享使用狀況
🌟記得在72小時內填寫就好唷!超過需要重新填寫,寫好後也會顯示你最晚什麼時間要入境,不然你要重填
填寫完畢後會有mail或是會顯示填寫完畢的畫面,截圖下來
🌟韓國電子入境卡名下可以同時登記多人唷!帶著老人家一次全部處理好不用擔心!(馬來西亞之前去就需要一個一個填)
🌟填好了以後截圖下來放在照片裡,比下飛機後網路還找不到在那慌慌張張不知道怎麼辦好輕鬆很多
老實說下飛機以後,只是少了填寫的動作,還是需要走外國人的通道跟人家排隊一一過關的,並沒有省下通關的時間😅
這樣會不會太誠實😅😅😅
其實剛剛說的截圖也只是備用而已,丸媽在過海關的時候其實海關人員也沒有看

🔼記得把填好的資料截圖唷!不然在過海關的時候網路還沒有好,又需要資料的時候就尷尬了
網路
網路的話這次出國體驗了eSIM,真心覺得很方便地說
就是出發前在跟著設定操作就好了,不需要在飛機上把手機殼拆掉,找個針頭把SIM卡拿出來、再把網卡放進手機裡
台灣的SIM卡還要好好的收好避免搞丟,eSIM真是偉大的發明呀
✍️不過堂哥說換SIM卡是出國的儀式感😆😆😆
✍️如果像丸媽家的鄭爸爸鄭媽媽可能不會用eSIM,警告他們把卡藏好這個可能比他們一直來盧你eSIM怎麼用的好😅
這次我們是用KKday購買eSIM卡的唷!其實大多時候都還算可以的,現在eSIM很多大家可以都參考參考看看
💠韓國eSIM卡|每日吃到飽/500MB/1GB/2GB上網卡eSIM
💠出國很多地方都需要靠KKday這個好東西的,也真心推薦給大家
交通
在韓國交通基本就是地鐵(台灣的捷運)
公車(像在釜山公車可以到很多觀光景點的)
機場巴士:如果住宿的地方是機場巴士剛好有站牌的,機場巴士是個聰明的選擇
計程車:韓國的計程車比台灣便宜的說,如果是三四個同伴一起share其實是很可以的
T-money (T머니)
韓國的交通卡(台灣的悠遊卡的意思)最常見的其中一種就是T-money (T머니)卡
其他還有像是WOWPASS、釜山通行證(VISIT BUSAN PASS)、M-PASS(首爾市專用)等等的
這次出國是使用手機的T-money卡,就跟大家分享這次使用的心得
以往到韓國旅遊大家都是人手一張T-money卡,就跟台灣的悠遊卡、日本的西瓜卡
現在T-money卡已經向日本的西瓜卡邁進,可以綁在手機裡面了唷
這功能丸媽再去日本使用過真心喜歡呀!還再當初的文章上歌功頌德過
➡️【國外旅遊.日本.京都.大阪.環球】日本京都大阪,帶著小孩玩個六天,日走萬步的旅行
先看看我的使用心得以後再來決定要不要跟我一樣使用手機板的T-money
心得
✔️跟西瓜卡一樣儲值好,手機畫面不用開就可以直接刷了;甚至有次我跟許丸在視訊也是可以刷的唷💯
(光不需要把手機畫面打開就可以刷卡這件是丸媽就超級喜歡的)
❌目前沒有支援韓國以外的信用卡線上加值;其實有就需要透過其他APP來輔助,甚至會收手續費
(T-money綁在手機裡是2025年7月才開放的,我相信未來有一天會開放飛韓國的信用卡可以刷卡的,畢竟也是要自家人都可以了才解鎖新功能對吧)
❌因為線上加值比較麻煩,所以我們是到地鐵去加值的
結論
雖然說T-money也可以像悠遊卡一樣在便利商店付費,但現在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信用卡、線上支付系統,再搭配推陳出新各種優惠,其實也不太會在韓國使用T-money付費
所以在T-money還不可以使用非韓國信用卡加值的狀況下,需要搭地鐵的時候再用手機版的T-money卡去地鐵站加值就好
我相信有一天可以直接用自己的信用卡儲值的!不需要再去想說要不要買一張卡來收著,直接綁在手機裡我是真心喜歡的

🔼這個有就是手機上T-money卡,顯示餘額(下面還有丸媽覺得好棒棒的西瓜卡呢)

🔼手機還可以顯示T-money卡裡面的金額交易的紀錄
計程車
在韓國搭計程車的費用其實比台灣便宜
除非是獨旅,不然3-4人的小黃的費用share後是不太貴的
舉例來說,這次出國最後一天我們從海雲台飯店直接搭Uber到機場台幣費用637(車程約莫50分鐘)
這樣我們三個人一人210元,直達機場不用再做功課地鐵要怎麼搭,計程車給他做下去就對了
到韓國的第一天我們是要包車的,大車可以做很多人,我們三個人包車費用是一個人600元,是不是差很多
✍️Uber記得選大車,其實隨叫隨來也是很快
叫車APP
韓國最常用的叫車app「Kakao T」,跟堂妹們到釜山靠的是堂妹2號用「Uber」
這裡分享使用「Uber」的注意事項和心得
✍️不管是用哪一個叫車APP都請一定要在台灣先下載好,我也建議即使可能不太會用到也是先下載比較好
(和堂哥去韓國看棒球的時候,球賽結束根本沒有路邊攔車,每個都是APP叫車的,這時候沒有APP叫車我們搞了好久才回家)
(詳細故事可以看【國外旅遊.韓國.釜山】跑到韓國看棒球(上))
✍️可以的話同行的旅伴都下載叫車APP備用比較好,不要像我在馬來西亞發生生氣的故事
➡️【國外旅遊.馬來西亞.沙巴.亞庇】.【包車行程.食記】2024年家族旅遊順便參加海外婚禮
✍️叫車很方便地說,你連下車都可以先設定好,可以很I人的不用跟司機伯伯對話😆
✍️在做功課的時候「Kakao T」好像是可以不用綁定信用卡的,這次靠堂妹的Uber所以就沒有這個使用的心得了
韓國的Google Maps
🌟韓國是沒有辦法使用Google Maps的唷🌟
大多常用的是「Naver Map 」、「Kakao Map 」、「韓巢地圖」
❌丸媽手機已經先有「Naver Map 」、「韓巢地圖」,但「韓巢地圖」個人覺得不好用,所以就跳過「韓巢地圖」的使用心得
(也可能是我很笨不會用,但因為至少先習慣「Naver Map 」了,就沒有分享「韓巢地圖」心得)
✔️後來都用「Naver Map 」,其實也是需要稍微適應一下介面,因為和習慣的Google Maps介面不太一樣
✔️「Naver Map 」也是像Google Maps有顯示「開車時間、搭交通工具、走路」,甚至有「搭車的費用」可以大概幫你做計算
✔️還是有簡易的中文可以方便操作使用
❌「Naver Map 」在搜尋的時候就需要用韓文,丸媽在使用的時候就找出韓文地址複製貼上;說的輕巧可是其實有時候連地址都難找,我們很常站在路邊三個人拿著手機一直碎念「這個地址為什麼不可以複製啦」😆
心得:
自助旅行就是要靠自己或是可靠強大的旅伴,因為韓國就是google map不能用呀,大家只能適應啦😆😆
介面需要習慣一下,有簡易的中文操作上不太會有困難,就是地址需要韓文比較麻煩
但連計程車都可以大概地做計算,跟實際搭車的費用也沒有差很多,這個功能我覺得不錯

🔼這是我在韓國實際使用Naver Map的介面
現金或刷卡
這個之前就說過了,出國拿出魔法小卡就對了
現金不需要帶太多,拿出魔法小卡或是現在也很多線上支付系統「line pay」、「全支付」、「台灣pay」
各種回饋也是很多的,可能每個時間配合的會不一樣,出發前也是要稍微看一下下唷
❌這次為了出國我去認真下了「全支付」,但我要說不好用😆;用「全支付」本來是想搭配信用卡把回饋拉到最高,但到了韓國以後發現「全支付」居然只能「帳戶扣款」,氣得我直接放棄!
(可能是我使用方法不對?如果有錯記得跟我說,但我確實要付錢了才發現信用卡不能付,回飯店研究一下居然需要帳戶直接扣款)

🔼出國前做功課可以查看看有哪些優惠唷
分帳系統
有個東西要大力推薦給大家「分帳系統」
「Lightsplit」
跟我一樣很討厭算錢嗎?你怕跟同行旅伴算錢又算得不清不楚嗎?
超級推薦大家使用這個「Lightsplit」
✔️這個分帳系統「Lightsplit」,在line裡面就可以使用了唷!
✔️打開你的line,搜尋「Lightsplit」就可以使用了,不需要額外付費!(升級版的就會額外有費用,但基本記帳已經非常非常夠用)
✔️可以同時創建很多群組,跟各種不同的人分帳
✔️可以單獨跟某個人收錢
✔️不只台幣,常見的日幣、KRW、美金、泰銖都可以使用,因為需要網路的關係匯率也會每天都直接不一樣唷
✔️記帳的工作也是可以大家一起編輯的唷!不用擔心記帳的工作落在某個人身上
✔️旅行結束後,一鍵輸出就知道誰欠誰多少,清清楚楚
✔️不用留下一對廢紙帳單明細表,甚至可以拍照上傳的說
Lightsplit
這個記帳系統真心真心推薦給大家,丸媽使用以後直接給🌟🌟🌟🌟🌟五顆星
這個出門讓你不需要準備公費、煩惱怎麼算錢,旅行這麼多筆光靠一個人付錢或是準備公費太麻煩了
暑假丸媽花蓮之旅就是使用了這個記帳系統後,韓國行繼續使用後的大推心得唷
花蓮之旅就是三個媽媽輪流付錢,大家輪流記上自己的花費,結束的時候就直接幫你計算需要付多少錢給誰,輕輕鬆鬆呀
記帳感覺會「怎麼算那麼清楚,需要計較成這樣嗎」,但有時候是我們也不想佔便宜、我忘了我花多少,不記賬轉頭我就忘了呀😆
最重要的是多人付錢、多人算帳這時候你給A多少、要給B多少,這個全部都不用煩惱
(即使是公費,也會有出國我們要換多少公費才夠各種問題的說)
花蓮的故事
➡️【遊記‧花蓮‧獅子王的家親子民宿‧竹霖食堂(原月之廬食堂)‧考古博物館‧春虫冰工場‧壽豐小吃店】總算出發的花蓮三天兩夜旅遊-住宿+第一天行程篇
➡️【遊記‧花蓮‧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 ‧草太長】總算出發的花蓮三天兩夜旅遊-第二天
➡️【遊記‧花蓮‧七星柴魚博物館‧原野牧場】總算出發的花蓮三天兩夜旅遊-第三天
注意事項
⚠️記帳很麻煩😆😆😆
這次去韓國因為只有三個人,互相幫忙花費都知道,但堂妹們懶,於是都是丸媽在記帳的
但我要說,你現在記帳多辛苦,算錢的時候你就多輕鬆
丸媽的旅伴都是好人,堂妹他們會乖乖的在我記帳的時候把花的錢乖乖報上來
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打開看我怎麼記帳,最後我們在機場一鍵輸出,我們就開始算錢了
(再次強調真的不是丸媽要這樣斤斤計較,就是你們懶得記帳、其實我更懶得最後頭痛算錢的說)
⚠️就是每次都要進line搜尋一下記帳系統比較麻煩
而且只要記帳完後,丸媽就會把店家給的花費明細丟掉了,省的每次回飯店口袋、皮包、包包裡面一堆紙,回到家我也根本忘記這筆花費是什麼了
丸媽就把這個🌟🌟🌟🌟🌟五顆星的記帳「Lightsplit」真心推薦給大家了,不管你斤斤計較、討厭「秋後算帳」、根本懶得算帳的各位

🔼請找著個記帳軟體

🔼輸入品項以後
1.可以選擇幣別,目前看到有「日幣、KRW、美金、泰銖」這些幣別可以選擇
2.輸入當地的消費金額
3.因為是用line,所以匯率就是即時匯率(丸媽認真看信用卡帳單,其實誤差最大就一二十塊內,甚至大多時候是跟帳單數字一樣的)
4.可以選擇平均分攤或是要跟誰分攤這筆帳(這個功能大推)

🔼最後只要按一個結帳,直接計算完畢
行前功課
行前功課當然不只要靠這些東西的,上述是丸媽去玩完韓國以後覺得需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東西
出國還要訂飛機票、住宿、安排行程、購物要購娜些、要吃哪些東西,要做很多功課滴💕
剩下就看丸媽怎麼玩就好了,辛苦的部分我們先跳過💕
✏️文章是我的「心得」每個人遇到的故事都會不一樣唷!如果有誤的請告知我唷
✏️這是我「完全手工」的文章,內容有不順或是有錯字的地方請見諒或是溫馨提醒一下
✏️喜歡丸媽媽的文章的話可以留言鼓勵我讓我繼續可以寫文章分享唷
⚠️如有不良示範請勿學習唷
⚠️這是雷包旅行前的使用心得,如果使用上有不對的地方請跟我說唷
丸媽媽有粉絲專業唷,追蹤起來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
⬇️⬇️⬇️⬇️⬇️點下面連結可以追蹤起來唷⬇️⬇️⬇️⬇️⬇️
